诺贝尔奖
在科学领域,诺贝尔奖是对世界杰出成就给予最高承认的奖项。该奖项因瑞典科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夫 雷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得名。诺贝尔在1833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于100多年前在瑞典盛雷莫(San Remo)去世。
匈牙利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是值得世界称赞的。到目前为止共有14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具有匈牙利血统。这对于一个人 口只有1000万的小国家来讲是足以引为自豪和炫耀的了,世人也不得不对于这个人均诺贝尔奖比例最高的国家另眼相看。 因此,把匈牙利比喻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摇篮”一点也不过分。
曾经在美国宇航局大楼办公室墙壁上贴着这样的警示:工作时间请勿用匈牙利语交谈!可见在这座大楼里工作的的匈牙利 科学家一定不少。
科学是无国界的,匈牙利科学家在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研究创造,许多国家都为他们的成就而自豪。例如,在奥地利、 瑞典、匈牙利都出版了世界耳科学专家“1914年诺贝尔物理和医学奖得主,奥地利籍匈牙利希伯来裔(犹太人)科学家罗 伯特•巴拉尼(Róbert Bárány)”的邮票。同属一个希伯来祖先的以色列也同样有理由为他自豪。因为诺贝尔奖的精神就是鼓励人们在各个分隔 墙上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让我们回顾一下所有与匈牙利有关的获奖者。这些人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出生于匈牙利和在匈牙利受过良好教育的 人们,他们都同匈牙利保持着或松或紧的联系。
8.伽柏.丹尼斯(1971年物理奖)
9.约翰.波拉尼(1986年化学奖)
10.维瑟尔.拉扎尔(1986年和平奖)
11.杰尔基.奥拉(1994年化学奖)
12.哈萨尼.亚诺士.給拉伊(1994年经济学奖)
13.凯尔斯泰.依姆莱(2002年文学奖)
14.阿夫拉姆.赫什科(2004年化学奖)
伽柏.丹尼斯
英语:Dennis Gabor,匈语:Gábor Dénes,匈牙利籍、英国籍物理学家,世界信息理论创始人,全息照相术发现者。
1900年6月5日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犹太家庭,1979年2月9日死于伦敦。是匈牙利矿业公司总会计师伯 纳特(Günszberg Bernát)和阿黛尔(Jakobovits
Adél)第一个儿子。后来他父亲担任矿业公司董事,总经理,直到1928年。1902年3月8日家族将姓氏从Gün szberg改为Gábor。 1906-
1933年法西斯政权上台后,作为一个犹太人逃离德国回到匈牙利。1933-
伽柏的研究集中在电子输入和输出,1946年出版了信息理论的著作。1947年在汤姆逊.休斯公司他发明了全息照相原理,1960年全息摄影进 入市场。1919-
退休后他仍然担任帝国大学高级研究员,也是斯坦福大学CBS实验室研究专家。在那里,他与终身朋友,CBS实验室主任彼得(Dr. Peter C. Goldmark)为世界贡献了很多新发明。个人拥有100多项专利。
1962年他回到家乡匈牙利,1967年退休,1968年参加了罗马俱乐部成立活动,1971年“由于他发明和改进了全息照相的方法”荣获当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伦敦帝国大学专门为他设立的荣誉厅。除诺贝尔奖之外,他还获得过很多其他的大奖,
他在发现了镭射原理后,全息照相方法中又出现了新的,多方面的可能性,成就了今天的三维立体图像。
1974年遭受严重中风,1979年2月9日死于伦敦。
匈牙利科学院NOVOFER基金会每年都向在物理学和应用技术领域里做出贡献的年轻人颁发丹尼斯.伽柏国际奖。
约翰.波拉尼
英语:John Charles Polanyi,匈语: Polányi János Károly,匈牙利籍、加拿大籍化学家。红外线发现者。
1929年1月23日生于柏林。英籍、匈牙利籍化学家、大哲学家,世界自然科学家波拉尼.米哈依(Polányi Mihály 1891-
1933年他随家庭迁移到英国,1949年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0年获得硕士学位,1952年获得化学博士和哲 学博士学位。1952-
主要研究化学动力学和分子反应动态学。他最先建立了研究元反应产物能分配的红外化学发光实验装置。此法是利用快速 流动体系或交叉分子束,使原子与分子在反应区快速混合发生反应。在反应区产生的初生态产物的激发态分子发射红外辐射,经单色仪分解后此辐 射被记录为红外发射谱。分析此光谱即可得出初生态产物分子中振转能的相对布居。他用此法研究了许多原子交换反应的动态学,为研制化学激光 器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工作。他在典型的LEPS势能面上用经典力学的方法进行了反应轨线的计算,探讨释能反应中预势垒 (早期释能)和后势垒(后期释能)对产物分子中能量分配的效果,以及反应物分子的相对平动和振动能作为反应活化能被利用的效率。
基于大量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他总结出反应物能量选择和产物能量分配与势能面的几何形状之间的一般规律。1958年他发现了红外线放射性流 出,因“对化学自然过程的动力学所做的贡献,于1986年与美国科学家Dudley R.Herschbach,华裔美国科学家Yuan Tseh Lee(李远哲)同获诺贝尔化学奖。自2001年以来评选为匈牙利科学院荣誉成员。是美国艺术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国荣誉会员。
他自1959年以来,曾多次获欧美各大学和学会的奖金。波拉尼已发表论文100余篇。1962年获得马洛奖章,1970年制作电影示教影片“化学动态 学中的基本概念”。1971年获得英国化学学会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6年获得加拿大化学奖,1977年获得亨利•马歇尔保守党奖章。19 78年成为美国科学院外国院士。1979年与他人合著《核战争的危险》,1982年获得沃尔夫奖,1988获得艾萨克•沃尔顿基拉姆纪念奖(化学反应 动力学的研究),1989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皇家勋章。至今仍然为多伦多大学教授。
维瑟尔.拉扎尔
英语:Elie Wiesel,匈语:Wiesel Lázár,匈牙利裔、罗马尼亚籍人权活动家。欧洲文化批评和反思者。
1928年9 月30 日出生在额尔巴阡山的一个名叫锡格盖特(Sighet)的犹太人聚集区。是罗马尼亚东 正教匈牙利犹太人后裔。15岁那年,维瑟尔和全家一起被监押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对 于他来说,一九四五年以后他只是代替那些死难者而活着,这其中包括了他的母亲和 妹妹。在维瑟尔看来,奥斯维辛“不仅是一个政治事实,而且是一个文化事实”。是“ 非理性的蔑视与仇恨的顶点”。
维瑟尔反思整个欧洲文化,对这一丰厚的文化资源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观点:欧洲 文化的失败是真实的!并认定欧洲一些伟大的文化巨人如康德、费希特、伏尔泰和歌 德在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是有罪的。因为他们“企图证明对犹太人的恨与对人类的爱 是可以调和的”。在这一观点下的论据,有些是针对当代某些大作家、大学者发出的 ,比较熟悉的有:海德格尔在希特勒政权下任教;安德烈•纪德用反犹太人的玩笑娱 客;庞德在意大利国家电台进行反美宣传、公开鼓吹法西斯主义;中国有汪精卫、周作人之流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得不钦佩维瑟尔目光之犀利、批 判之深刻。维瑟尔无疑对后世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严重警告。
这位大屠杀的幸存者,后来成为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作家和人权活动家,并从1998年开始担任联合国和平使者。他以他的同情心为各 国在联合国的事务呐喊。他于1963年成为美国公民,通过维瑟尔.拉扎尔人权基金会继续为人权和世界和平奔走呼吁。
他有57本著作,其中最具名的是记述他在大屠杀期间与被监禁于数个集中营的经历自传《夜》。他在其他领域的作品也为文学与宗教学贡献良多, 并记录了他自身对犹太灵性的阐述。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誉他为“人类的使者”,指出他经过种种艰难而产生的词句,有着“他对于希特勒的死亡集中营 内一切耻辱及对人道彻底藐视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和平之业的实践与奋斗”,维瑟尔已向人类交递了“和平、赎罪与人性尊严的有力启示”。
维瑟尔也被认为一个曾破坏了和平,促使了战争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其自传《决策点》中明确表示,维瑟尔对美国决定侵略 伊拉克有很大影响。布什说,维瑟尔对他说:“总统先生,你有责任对邪恶采取行动”。布什在书中指出,维瑟尔激动的将萨达姆比作如同纳粹般 残暴。
他还写了《一个犹太人在今天》这部书,通过犹太人这一特殊视角,着重讨论了大屠杀得以产生的根源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性的质疑。对许多当代 比较关心的问题(如犹太复国主义与中东局势)也作出了一个思想家独特的发言。
人民普遍对维瑟尔.拉扎尔的概括是:罗马尼亚人、匈牙利犹太人后裔、美国作家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是暴力、压力和种族歧视在世界表面留 下印记的时代,最重要的领导人物和精神领袖之一。
1989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出版的书中,他描写了在匈牙利和以色列同样对这两国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在该书的首页印有维瑟尔.拉扎尔照 片,他为该书匈语版本撰写了前言。
他的作品还有《黎明》、《白日》、《耶路撒冷的乞丐》、《疯狂的上帝》、《森林之门》、《第五个儿子》等,2009年其最新小说《狂望跳舞》 出版。
杰尔基.奥拉
英语George Andrew Olah:匈语:Oláh György,匈牙利籍、美国籍有机化学家。碳正离子发现者。
1927年5月22日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律师家庭,中小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49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经济与技术大学 (BME),在根茨教授(Geza Zemplen,1883-
奥拉对碳正离子的早期研究工作是1957年开始的,碳正离子化学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奥拉对碳正 离子的研究贡献,不仅在实验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1972年提出碳正离子的系统新概念。根据这个概念,所有碳 正离子(Carboeation)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三配位碳正离子,中心碳原子为sp2杂化轨道称为Carbeniumion,即 通常所称的经典式碳正离子如CH+3;第二类为五配位(或更高配位)碳正离子称为Carboniumion,有人也称为非 经典碳正离子。这类碳正离子不能用两电子、两中心的成键理论来解释,但可以用三中心(或多中心)、两电子的理 论来解释,其中处于桥键位置的碳原子的配位数高于通常的价键数如CH+5。
正是奥拉对碳正离子研究的贡献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此外,奥拉还把超强酸——碳正离子广泛用于研究碳氢化合物的新反应,开拓了在超强酸介质中进行许多有机化学反应的新领域。尤其是烷烃化学,在超强酸介质中,它可以 进行氧化、卤化、硝化等反应,而且有很高的收率和很好的选择性,具有应用价值。奥拉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合成方法、合成试剂等方面均有突 出贡献。
1990年当选为匈牙利科学院荣誉院士。1991年担任洛杉矶洛克碳氢研究所(Loker Hydrocarbon Research Institute)董事。他在2005年写了一篇推广甲醇经济的著名论文,在现代有机化学领域中所做的研究工作,推翻了关于碳的教条主义,发现了产生 碳氢化合物新方法,其中无铅汽油最为突出。
哈萨尼.亚诺士.給拉伊
英语:John Charles Harsanyi,匈语:Harsányi János Károly,匈牙利籍、美国籍经济学家。世界博弈理论创始人之一。
1920年5月29 日生于布达佩斯一个犹太药剂师家庭,2000年8月9日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小时候就读于匈牙利布达佩斯 排树中学(Fasori Evangélikus
Gimnázium, Budapest VII.Ker Városligeti fasor 17-
接下来的两年,他家族在匈牙利的药店开始被匈牙利共产党没收和国有化,之后与安妮和安妮父母一起逃离奥地利,前往澳大利亚,投靠在安妮父 母朋友那里。在那里他的匈牙利文凭没有被认可,他做了三年工人,白天工作,晚上在悉尼大学研究经济学。1953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开始在 经济研究期刊发表论文。1954-
他关注数学和统计学,回到澳大利亚后,在堪培拉大学做研究工作,由于缺乏博弈理论研究环境,他开始有些沮丧。在肯尼斯.阿罗和詹姆斯•托宾 (James Tobin,1918 – 2002美国经济学家,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不要将你的鸡蛋全都放在一只篮子里”理论创始人)帮助下,他转移到美国。1961年至196 3年之间在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964年,他移居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当年他唯一的孩子汤姆(Tom)诞生了。 之后它对博弈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1966年至1968年,他参与博弈论专家团队,联同Mathemati(一个由美国数学家库恩Harold W. Kuhn和德国经济学家欧萨卡Oskar Morgenstern率领、来自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咨询小组)向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ACDA)提供咨询意见。
1990年退休。
1994年他与美国人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和德国人斯坦芬(Reinhard Selten)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贡献是在对于博弈论的研究以及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他指出了如何在缺乏信息情况下来分析社会形 势,以此奠定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学科—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关注的是一种战略形势。最著名的是对博弈论的研究及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学的贡献。特别是他对不完备信息的博弈,即塞局博 奕(Bayesiangames)的高度创新分析。重要贡献还包括博弈论与经济推理在政治和道德哲学(特别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应用。
不完全信息理论
哈萨尼对博弈论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在不完全信息问题上的突破。古典经济模型几乎无一例外地假设,个人(或厂商)的资源与偏好情况不仅为自己 ,也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所知,即完全信息假设。这显然不符合实际。不过,这并非模型建立者本身所希望的,而只是因为缺乏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 的工具而不得不做出的简化。博弈论的发展也遇到同样问题。由于对不完全信息问题一度苦无良策,博弈论曾受到严厉批评,因为局中人事实上不 可能清楚关于对手决策的所有信息,由此导致博弈理论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哈萨尼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将不完全信息建模为自然完成的一 种抽彩。这种抽彩决定局中人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局中人偏好与经验的总和。其中,每个局中人清楚自己的特征,但不知道别人的真实特征。即 他对整个博弈局势只有不完全信息。据其特征,局中人可分为一些“类型”。每个局中人知道自己的类型,不知道别人类型,但知道类型上的联合分 布,从而能对其他局中人的类型做出先验分布判断。
不完全信息这种博弈局势把千变万化的不完全信息都归结为局中人对他人的主观判断。这种方法成功地将不易建模的不完全信息转化为数学上可处 理的不完善信息,即局中人根据经验与知识对对手的类型得出关于可能性大小的主观判断,即数学上的一种先验分布。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解是由纳什均衡概念推广而来的。其均衡点(贝叶斯均衡点)是一个n重策略,每个局中人的个人策略均是对其他局中人的(n-
哈萨尼在他所面临的博弈论几个前沿热点上均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某些思想已成为博弈论的基石,有些思想现在仍然处在研究之中。他的工作不 仅极大地促进了博弈论的发展,而且以其新颖与创造性激发了后人的进一步开拓。
老年患有痴呆病,80岁时因心脏病死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
获奖后演说
我于1920年5月29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我父母为我选择的高中是布达佩斯高级中学(Fasori Evangélikus Gimnázium,Budapest
VII. ker. Városligeti fasor 17-
我的父母在布达佩斯有一家药店,这使我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因为是独子,所以他们希望我成为一个药剂师。但我自己则更倾向于学习哲学和数学 。但在1937年当我真要选择学习领域时我选择了制药,与父母的愿望相一致。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希特勒在德国执权,而且他在匈牙利的影响也正稳 步增强。我知道作为一个医药学生可以延期服兵役。因为我是犹太人,这意味着我不必在匈牙利军队的一个强制劳动单位中服役。结果,我推迟了 服兵役,直到1944年3月德国军队占领匈牙利。随后,从1944年5月至9月我不得不在一个军队劳动单位中服役。当年11月,纳粹当局最终决定将 我所在的劳动单位从布达佩斯赶到奥地利的一个集中营,我的大多数同志最后死在那里。但我很幸运地在我们的火车开往奥地利之前从布达佩斯火 车站逃脱。之后,我认识的一个耶酥会教士在他们教堂的阁楼里给了我一个藏身之地。
1946年,我又一次在布达佩斯大学登记入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主修社会学和心理学,由于已有先前药学学分,1947年6月,在仅仅一年的课程 以及写了一篇哲学论文之后,我拿到了博士学位。1947年9月至1948年6月,我是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的一个低级教员,在那里我遇到了安妮.克劳 贝尔,她是我所教的一门课上的一个心理学学生,后来成为我的妻子,但在1948年6月,我不得不辞职,因为政治形势不再允许他们雇用一位像我 那样坦率的反马克思主义者。而安妮.克劳贝尔仍继续着她的学业,但她不断受到她的社会主义者同班同学的骚扰,因为我的政治观点要她与我断 绝关系。但她没有这么做,这使她比我更早认识到,匈牙利正成为一个斯大林主义国家,我们唯一理智的反应就是离开匈牙利。但实际上,我们在1 950年4月才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通过一片沼泽地非法越过匈牙利边境,这个地区的防卫没有其他边界地区严,但即使如此,我们也是非常幸运, 没有被匈牙利边界士兵阻止或射中。我们在奥地利呆了几个月,等待我们的澳大利亚签证。1950年12月30日,我们最终抵达澳大利亚的悉尼。19 51年1月2日,安娜和我成婚。她不懈的感情支持和有用的敏锐感觉对我一直是很大的帮助。
由于英语不好,而且澳大利亚不承认我的匈牙利大学文凭,最初的三年我只能在工厂工作。但晚上,我在悉尼大学学经济学。我从社会学转向经济 学是因为我发现经济理论的概念和数学精确性非常吸引人。我的匈牙利大学课程可以拿一些学分,因此我只要再进行两年的课程学习,写一篇经济 学硕士论文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1953年底我拿到了学位。
1954年初,我被任命为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的经济学讲师。1956年,我获得洛克菲勒奖学金,使我和安娜能够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两年。在那里, 我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安娜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我很幸运能有肯.阿罗作为我的导师和论文指导者,与他讨论许多经济理论的细节问题使我受 益匪浅。我也大大得益于听从他的建议,把我在斯坦福期间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学习数学和统计学上。在我后来的博弈论工作中,这些学习证明 是相当有用的。
1958年,安妮和我回到澳大利亚,我得到了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研究职位。但很快我就觉得非常孤立,因为博弈论在当时 的澳大利亚鲜为人知。我向肯.阿罗寻求帮助。在他和吉米.托宾的帮助下,我被任命为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1964年,我先是成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学院的访问教授,后来成为教授。后来我还在经济学系任职。我们的独子汤姆出生在伯克利。
50年代早期,我发表论文论述冯.诺伊曼摩根斯坦的效用函数在福利经济学和伦理学上的应用,以及不同偏好的福利经济学。
我对更狭义的博弈论问题的兴趣,是被约翰.纳什于1950年-
1956年,我提出了宙森和纳什谈判模型的数学对等式和最优威胁策略的代数标准。1963年,我把夏普里值扩展到没有可转移效用的博弈,并表明 我的新的结论概念是夏普里值和纳什的可变威胁谈判结论的一种一般形式。在1967年和1968年发表的一篇三部分论文中,我指出如何将一个不完 全信息博弈转化为一个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从而使它适用于博弈论分析。1973年,我表明“几乎所有”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可以重新描述为一个适 当选择的,有随机变动收益函数的,博弈的,纯策略严格均衡。
我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论述功利伦理学。我出版了四本书。其中之一,《博弈和社会情况中的理性行为和谈判均衡》(1977年)试图通过将谈判模型 的应用从合作博弈扩展到非合作博弈来统一博弈论。《伦理学、社会行为、科学解释论文集》(1976年)和《博弈论文集》(1982年)是我在杂志上 发表的一些文章的选集。最后,《博弈中均衡选择的一个一般理论》(1988年)是与雷恩哈德.塞尔顿合作的,其书名已显示了它的内容。
我补充一点,1993年和1994年我写了两篇尚未发表的文章,提出均衡选择的一个新理论。1993年论文针对完全信息博弈,而1994年论文针对非 完全信息博弈。新理论是基于我们1988年提出的理论,但要简单许多,而且在我看来是更具有吸引力的理论。
我是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科学学会和计量经济学会的会员,以及美国经济协会的杰出会员。1965年-
关于纳什理论阐述
纳什平衡理论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1950-
指的是博弈中这样的局面: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自己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证明了每个参与者都只有有限种类的策略 选择,在允许混合策略的前提下,纳什平衡一定存在。
以两家公司的价格大战为例,纳什平衡意味着两败俱伤的可能:在对方不改变价格的条件下,即不能提价(否则会进一步丧失市场),也不能降价 (因为会出现赔本甩卖)。于是两家公司就要改变原先得利益格局,通过谈判寻求新的利益评估分摊方案,这就是纳什平衡。类似的推理可以用到 选举、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潜在战争爆发前的僵局、议会中的法案争执等。
纳什理论的另一种战略是“纯战略纳什均衡”。
所谓纯战略是提供给玩家要如何进行赛局的一个完整的定义。特别指的是:纯战略决定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要做的移动。战略集合就是由玩家能够施 行的纯战略所组成的集合。
而混合战略是对每个纯战略分配一个机率而形成的战略。混合战略允许玩家随机选择一个纯战略,要用概率来计算,因为每一种策略都是随机的, 达到某一概率时,可以实现支付最优。因为机率是连续的,所以即使战略集合是有限的,也会有无限多个混合战略。换句话说:纯战略纳什均衡是 参与者中所有玩家都玩“纯战略”;而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是参与中者中至少有一位玩家玩“混合战略”。
并不是每个赛局都会有纯战略纳什均衡,例如:“钱币正反问题”就只有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而没有纯战略纳什均衡。而协调赛局,囚徒困境和猎 鹿赛局等要用纯战略纳什均衡。部分赛局还要同时使用“纯战略和混合战略”均衡。
用囚徒困境案例说明博弈理论的重要性
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 :第一,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在证据确凿情况下,两人都被判有罪。第二,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 各被判刑8年。第三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再加刑2年(因头一名犯罪嫌疑人提供证据表明其有 罪);二是如果坦白,则会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第五,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 判入狱1年。
关于案例,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均处于隔离状态,首先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事双方都会怀 疑对方出卖自己,以求自保,其次才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也不例外,会 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坦白,如果我抵赖,得坐10年监狱,如果我坦白最多才8年;假如他抵赖,我也抵赖,我就会被判一年,如果我坦白 就可以被释放,而他会坐10年牢。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得出结论:不管他坦白与否,对我而言都是坦白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于是 ,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结果分别被判8年刑期。
基于经济学中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因此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释放”就不会出现。这样两 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获得被判8年的结局。
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目的出发,最终全社会都达到利于他的 效果。但是从“纳什均衡”中就会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是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用硬币正反案例说明博弈理论的重要性
你正在图书馆枯坐,一位陌生美女主动过来和你搭讪,并要求和你一起玩数学游戏。美女提议:让我们各自亮出硬币的一面(或正或反),如果我 们俩都是正面,那么我给你3元;如果我们俩都是反面,我给你1元;剩下的情况你给我2元就可以。那么该不该和这位姑娘玩游戏呢(回答是废话 ),问题是:这个游戏公平吗?
每一种游戏依具其规则的不同会存在两种纳什均衡,一种是纯策略纳什均衡,也就是说玩家都能够采取固定的策略(比如一直出正面或者一直出反面 ),使得每人都赚得最多或亏得最少;或者是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在这个游戏中,应该采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n\m 美女出正面(你和美女不同结果) 美女出反面
你出正面时 +3,-
你出反面时 -
假设我出正面的概率是x,反面的概率是1-
3x + (-
解方程得x=3/8。
同样,美女的收益,列方程
-
解得y也等于3/8,而美女每次的期望收益则是 2(1-
其实只要美女采取了(3/8,5/8)这个方案,不论你再采用什么方案,都是不能改变局面的。如果全部出正面,每次期望收益是 (3+3+3-
凯尔斯泰.依姆莱
匈语:Kertész Imre,匈牙利籍、德国籍文学家,“生存就是顺从”理论创作者。
1929年1月9日生于布达佩斯,父亲是木器商人,母亲是小职员。1944年全家被纳粹法西斯投入 奥斯威辛集中营,1945年获得苏联红军解救。1948年从布达佩斯高中毕业,1951-
该小说写作于1960-
凯尔泰斯的作品探讨了人类生活和思考的方式问题,他尝试着继续保持个性的生活和思考方式,而这在一个个体屈从于社会力量的时代颇为难得, 这部作品反映了他一生中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对于他而言,奥斯维辛并不是游离于正常社会之外的一个特例历史事件。讲的是一个无辜被捕、又 被抓进集中营的少年凯斯,虽然命运对他并不眷顾,但他却挣扎着活了下来。小说用特异的视角解读了凯斯在集中营的生活。凯斯把集中营的生活 当作是一种正常生活,就象外面的每个人一样,虽然条件极度残酷,但却并非没有任何快乐的时光。凯斯就象一个未知世事的孩子审视着那里的一 切。作者极具渲染力的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读者面对的不只是纳粹的野蛮和残忍,更有他们令人费解的无知与无奈。
凯尔泰斯用他的笔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生存就是顺从!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这个定律存在!
小说出版后广泛受到了德语区国家的欢迎。2002年因该部作品凯尔斯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 的痛苦经历,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而其自传体文学风格也具有独特性”。
《没有命运》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它与长篇自传体小说《惨败》、《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哭祷》一起被称为凯尔泰斯大屠杀小说三部曲。
其他作品还有中篇小说集《英国旗》、《苦役日记》,散文集《作为一种文化的大屠杀》、《被放逐的语言》等。
凯尔泰斯后来的几部小说基本上是对第一部著作的补充和评论,他在其著作中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批判风格,使人感觉他仿佛是一个“长满刺的山楂树 篱”,既沉重又多刺,即使是对那些熟悉的拜访者而言,他也是不容易接近的。
虽然如此,凯尔泰斯的作品还是能够给读者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他鼓励人们敞开心灵,让自由的思想萌发、跳跃。凯尔泰斯的这种想法与哲学传统 不谋而合,但他却把哲学传统中的一些思想升华了,他认为爱是人类“顺从”的最高境界,它存在于人类的精神国度,只有那些拥有爱,懂得爱的人 才是真正的活着。
凯尔泰斯认为“人的经历一旦与人类的需求和利益放在一起时便会显得毫无意义”,因此人的生活必须是个性化的,只有这样才是自己在活着。
他曾批评史蒂芬.伯格1993年在电影《辛德勒名单》中对大屠杀的描绘为媚俗。2005年索伯纳大学授予凯尔斯泰博士学位,2007年他成为匈牙利 文化大使,2009年在赛切尼研究室从事文学艺术研究。之后因患帕森式病停止写作,最后出版的一本书是写给他自己的-
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
《没有命运》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质,它融合了十多岁的孩子具有的天真和超越他年纪的哲学深度。很多匈牙利人听到获奖结果多少会很吃惊。 他在匈牙利并不是畅销作家,因为他的作品范围太窄。但他仍被公认为当代匈牙利第一流的作家。—匈牙利诗人乔治•泽特斯
他是个伟大的作家,他的风格和写作手法都非常高明,获得这个文学的最高奖项当之无愧。—尼日利亚作家艾利•维泽(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同为集中营幸存者)
我几乎不知道还有其他人比他更应该得到这个奖……他把他生活的恐怖转化到了文学作品中。—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出生于1946年10月20日,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这个作家的作品都具有一种“挑衅性的生命力”,“他创造了一种适用于大屠杀的独特语言”。—德国罗沃尔特出版社的老板亚历山大•费斯特对凯尔泰兹的获奖无比高兴,但同时又感到有些遗憾,因为一年半以前,凯尔泰兹从罗沃尔特出版社转 到索尔坎普出版社。
命中了。—法兰克福索尔坎普出版社负责凯尔泰兹作品出版的赖讷•魏斯
赖讷•魏斯在柏林说,由凯尔泰兹改编的电影剧本将会在不久出版,目前正在就电影版权进行谈判。
凯尔泰斯现在居住在匈牙利和德国两地。
凯尔泰斯故事
从布达佩斯到柏林
1948年,凯尔泰斯在布达佩斯一家报社工作,但在1951年丢掉了工作。于是他应征入伍,当了两年兵。退伍后,凯尔泰斯没有找工作,而是和妻 子蜗居在布达佩斯一个只有25平方米的单间公寓,自由写作,一住就是35年。他常常到布达佩斯的咖啡馆,一边喝着浓咖啡,一边写作。从1950 年代末到整个1960年代,凯尔泰斯为剧院写了大量娱乐性的音乐剧和喜剧剧本。虽然这些剧本曾经在舞台上被匈牙利许多大明星演过,但凯尔泰斯 认为这些东西根本不值一提,这只是他的谋生手段。自1976年,凯尔泰斯开始以一名翻译家的身份出现。他将许多著名的德语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著 作翻译成了匈牙利文,其中有尼采、霍夫曼斯塔尔、施尼茨勒、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卡内蒂等。凯尔泰斯最初的德语知识来自德国集中营。14 岁到15岁,他经历了奥斯维辛和布痕瓦尔德。
离开集中营20年后,凯尔泰斯完成了他的首部写“集中营幸福”的小说《没有命运》。这时候是1965年。10年后小说终于出版,但是没有任何反 响。这段出版遭遇被写进他的第二本小说《惨败》(1988年)。1985年,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政治氛围里,《没有命运》新版才给他带来了他应有 的文学上的认可。1990年,凯尔泰斯的作品《没有命运》以《没有命运的人》的书名第一次在德国,由原东柏林的吕藤&罗恩林出版社出版发行, 未引起任何反响,直到1996年,由克里斯蒂娜翻译的新版本《一个没有命运者的小说》在柏林罗沃尔特出版社出版,才真正引起轰动。1995年凯 尔泰斯获得德国布兰登堡文学奖或许对此有所影响。
匈牙利诗人乔治•泽特斯说:“凯尔泰斯在德国非常受欢迎,声誉极高。他现在住在那儿,而且所有的作品都已经被译成德文。德国人把他评为20世 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这次获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评委会中懂德语的评委的支持。”
凯尔泰斯在美国
美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率先出版了《没有命运》的英文译本,1997年又出版了《祈祷文-给一个未出生的孩子》,这也是全球仅有的凯尔泰 斯作品的两部英文译本。
通常说来,凯尔泰斯的三部曲还应该包括《惨败》,为什么西北大学只出版了两部之后就停出了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出版社总经 理劳拉•莱诚。她直言不讳地说,当初我们出版凯尔泰斯的小说,并没有想到他会得诺贝尔文学奖,出了两部之后销路并不如预期,第三部就这样拖 了下来。她介绍说,1992年出版的《没有命运》,到凯尔泰斯获诺贝尔奖时只售出3500本,第二部《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祈祷》则更惨,到不久 前才售出1600本。
2002年凯尔泰斯得到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各地书店的订单火速到达,现在这两部书已经加印各1万本,正式颁发诺贝尔奖还会有一波高潮,劳 拉女士认为10万本左右是没有问题的。
说起如何发现凯尔泰斯这个作家,并且将他介绍到英语世界时,劳拉女士谈起来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当时提议出版凯尔泰斯作品的编辑已经 跳槽,劳拉女士也就不再提及他的大名。
西北大学出版社建于1893年,当时是美国最好的五十所大学之一的西北大学的附属出版社。1957年成为一个独立的出版社,但是在美国来说只是 一个小型的出版社,现有编辑加行政人员才12人,每年出版50到60种书。劳拉说,我们这个出版社虽然小,但是我们要办得有特色,于是,就瞄 准世界各国的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包括中国作家作品,例如残雪的《苍茫的浮云》就是由我们推出第一部英译本的。
这家出版社不像其他出版社那样实行经纪人制度,他们采用的两种方式,一是推荐制和自荐外国文学作品,然后请人翻译出版。另外一种是自荐制 。劳拉说当年凯尔泰兹的作品是由专家推荐的。正好该社有一套欧洲小说系列丛书,很快将选题确定。翻译者是著名的夫妻档翻译家克利斯托福和 凯瑟玲•维尔森夫妇,他们是凯尔泰兹作品的研究者和热爱者。
通过劳拉的帮助,记者拨通了翻译者维尔森先生的电话,他感慨地说,我们虽然没有翻译过其他匈牙利文作品,但是凯尔泰兹的作品以强烈的自传 体的真实性,打动了我们的心。虽然他的作品并不容易读,读起来未必有一种愉悦,但是只要你沉浸在书中的年代,当你把作者的笔变成你了解历 史的一根魔棒,你就会发现,人性在极端冷酷的年代中的本质。当然也有人说,凯尔泰兹在书中将集中营的生活写得太过于理想化,有些情节有些 美化。这是因为这些人无法理解凯尔泰兹在反思那段岁月时的心境。人性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其光芒照射的一面,凯尔泰兹在写作中,在纪实的写作 中,仍旧给予人们一种光明。维尔森希望中文译本会早日出现,可以让中国读者自己品味其中的味道。他说,中国人也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对 于在法西斯统治下的生活感触会很深的。
阿夫拉姆.赫什科
英语:Avram Hershko,匈语:Herskó Ferenc,匈牙利籍、以色列籍化学家。
1937年12 月31 日生于匈牙利,出生地是布达佩斯东部150 公里处的只有25000居民的考尔曹格小镇。
父亲是匈牙利犹太人社区一名老师。他于1950年随家庭一起移民到以色列,1969年获耶路撒冷希 伯莱大学哈达萨赫医学院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阿夫拉姆赫什科由于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 ,在2004年与以色列另一名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Irwin Rose)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阿夫拉姆•赫什科博士说:“疾病致病原因不同,一病一方案将成为可能,届时针对不同的基因排列 ,将有特定的诊断与治疗手段,也将专门修复身体内受损的基因,而不是全部基因”。